|
Innsbruck社會保障房被動房住宅Lodenareal項目2016-05-11 15:10來源:被動式低能耗建筑產業(yè)技術創(chuàng)新戰(zhàn)略聯(lián)盟
Lodenareal項目位于奧地利Innsbruck,是由NHT(Neue Heimat Tirol,Tyrol地區(qū)最大的非營利性房地產開發(fā)商)按照被動房標準建造的承租型社會保障房居住社區(qū),共包括四棟住宅建筑,每棟建筑地下一層,地上五層,砌體結構。項目共含354套住宅,405個地下車位,總建筑面積約為35000m2,建筑體積167000m3。單棟住宅樓設計為L型,每兩棟L型住宅樓圍合出一個內部綠地,設有兒童游樂場地及球類運動場等。項目建造時間為2007年12月至2009年9月,是當時歐洲最大的被動房地產項目,目前已得到被動房研究所的認證。 為實現(xiàn)住宅的經濟適用性,NHT自行投資約1400萬歐元用于降低房屋租金。這項投資連同建筑極低的運營成本,共同決定了Lodenareal項目中承租者的房屋承租支出大幅度降低,一套50m2的公寓,包括采暖、生活熱水和地下車庫費用全部在內,月租金僅為370歐元。 Lodenareal住宅區(qū)最初并非是按照被動房標準設計的項目,在NHT、建筑師和建設方的通力合作下,Lodenareal被不斷改進,最終在并未增加過多額外成本的情況下(項目包括所有施工費用、開發(fā)成本、經濟成本等在內的總建設成本為51828000歐元)按照被動房標準完成建設,并獲得被動房研究所的認證,其目標是最大程度地降低居住的能耗成本和承租租金,同時給承租者提供現(xiàn)代化的居住建筑和優(yōu)越的設備管理。 圖19 Lodenareal項目外觀
圖20 現(xiàn)代化外立面
圖21 鵝卵石散水
圖22 地下室通風
圖23 Lodenareal項目公寓室內,木框陽臺落地窗
圖24 窗外環(huán)境
圖25 樓梯間,雙層扶手且內嵌進墻體 Lodenareal項目的圍護結構參數(shù)見表2。 表2 Lodenareal項目圍護結構參數(shù) 在兩棟住宅樓之間設置有集中采暖設備,生物質顆粒鍋爐和冷凝燃氣鍋爐用作采暖熱源,其中80%的年采暖需求可由生物質顆粒鍋爐提供(不考慮太陽能裝置作用),冷凝燃氣鍋爐僅作為峰值設備使用。生物質顆粒鍋爐和冷凝燃氣鍋爐的具體參數(shù)見表3。 由鍋爐產生的熱通過緩沖存儲器后經由供熱管道中輸送到82到96個換熱站,加熱媒質水,并被輸送到每套公寓中。在每套公寓中設置雙管系統(tǒng),包括加熱水媒的熱交換器和地板采暖的調節(jié)器,其優(yōu)勢在于避免了熱水回路的單獨管道,從而降低了輸送過程中的熱損失。雙管系統(tǒng)的技術參數(shù)見表4。 由于建筑熱需求很低,公寓只有小部分區(qū)域需要通過地暖方式采暖。衛(wèi)生間(除浴缸下部地面)的全部地面屬于地暖區(qū)域。 該項目采用半集中式新風系統(tǒng),系統(tǒng)設置在每個樓梯間(共18個)的地下設備間內,住宅樓中間綠地上3米高帶有過濾裝置的柱形物為新風進風口,為地下系統(tǒng)提供新風。四個地下水源熱泵共同工作用于預熱新風,并通過換熱器進行熱交換。夏季系統(tǒng)的旁通閥將自動打開。 新風通過嵌在墻體內的管道輸送到每套住宅,出風口設置在客廳和臥室,回風口設置在廚房、衛(wèi)生間和浴室。消音裝置使風口的噪聲等級控制在22dB。住戶可將系統(tǒng)調節(jié)到聚會模式,可增加30%的新風量,一小時后系統(tǒng)將自動調節(jié)回常規(guī)模式。 屋面設有約1050m2的太陽能集熱板,折合每戶3m2,每年提供的太陽能至少可達到每平方米集熱面積350kWh,共計367500 kWh/a。這部分太陽能通過熱交換器后最終被輸送到供熱管道中。 該項目的氣密性測試結果為n50=0.18/h。根據(jù)PHPP計算結果,年采暖需求為14 kWh/(m2a),采暖負荷為9 W/m2,包括采暖、生活熱水、家用電器和輔助用電在內的一次能源需求為117 kWh/(m2a)。 上一篇: Innsbruck被動房幼兒園項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