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好自在小木屋:零能耗建筑2013-07-15 16:09來源:中國建設報作者:薛秀春
自2009年被動式低能耗建筑(又稱“被動房”或“零能耗建筑”)登陸我國以來,這種可以在建筑節(jié)能上發(fā)揮巨大作用的建筑,正逐漸引起各方的重視。在政府有關部門的積極推動下,被動式低能耗建筑的示范項目已經實施并初見成果,而更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來一些民間企業(yè)也加入到零能耗建筑的研發(fā)和推廣行列,成為促進這種建筑發(fā)展的又一力量。 零能耗建筑,正走近我們 數年前,上海世博會的“漢堡之家”讓人們直接感受到了被動式低能耗建筑的不同凡響,如今,這種讓人們寄予厚望的建筑,正出現在我們身邊。 2011年6月,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部與德國交通、建設和城市發(fā)展部簽署了《關于建筑節(jié)能與低碳生態(tài)城市建設技術合作諒解備忘錄》,其中發(fā)展被動式低能耗建筑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建筑用能需求成為合作的重要內容?!皞渫洝遍_啟了我國發(fā)展零能耗建筑的歷程。 根據中德技術合作的需求,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部在大量深入調研的基礎上,確定了秦皇島市的“在水一方”和哈爾濱市的“辰能·溪樹庭院”兩個示范項目。2011年4月,這兩個項目正式列入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部2011年科技項目計劃。目前“在水一方”項目4棟主體工程已完工,“辰能·溪樹”項目也將于年底完成。 為了促進被動房的發(fā)展,2012年1月相關部門還在秦皇島舉辦了“低能耗建筑和被動式房屋培訓研討會”,同年11月,又在哈爾濱舉辦了“中德合作低能耗及被動式建筑設計輔導研討會”。兩次研討會通過中德專家的講解,查看施工現場,豐富了相關人員的被動式低能耗房屋的基本知識,提高了設計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除以上兩個項目外,目前哈爾濱繼紅小學哈西分校等兩個學校示范項目及石家莊河北建筑科技研發(fā)中心辦公樓等項目也進入緊張施工階段。 據報道,因為被動房的節(jié)能效益突出,河北省提出從今年開始,在新建建筑中開展被動式低能耗建筑試點示范,每個設區(qū)市都要建設一到二個被動房示范項目。 被動房示范項目的實施,只是一個開始。有關部門強調,其意義在于總結建設被動房這種低能耗建筑的標準,并通過論證使之成為今后此項工作的標準,從而進行一場建筑節(jié)能的革命。 好自在小木屋,不一樣的被動房 在今年春天舉辦的第九屆綠色建筑大會上,一座名為“好自在小木屋”的零能耗建筑,吸引了很多參會者的目光。 由內蒙古愛森高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和內蒙古工業(yè)大學共同研發(fā)的這座小木屋,是一座標準的零能耗建筑。前不久,記者在內蒙古工業(yè)大學和內蒙古愛森公司合辦的實驗示范教學基地見識和感受了小木屋的節(jié)能效果。 好自在小木屋建筑面積為36㎡,用木材通過榫卯構造而成,配置了迷你書屋、臥室、廚房、客廳和廁所等,屋內照明、家電、采暖、烹調所用能源全部來自大自然的太陽能和風能。該建筑還具有自發(fā)電、供電、自供冷暖空調、自供衛(wèi)生熱水系統(tǒng)??蓾M足兩口或三口之家過節(jié)約、簡樸、舒適、溫馨的生活需求。 小木屋采用了被動式太陽房技術、太陽能光伏發(fā)電和儲電技術、太陽能集熱和儲熱技術、配備了小型中央空調系統(tǒng)。為適應牧區(qū)自然環(huán)境和氣候條件,在太陽能房集熱系統(tǒng)的設計上,小木屋由過去使用的太陽能集熱管,換成了更加堅固和抗凍的太陽能集熱板。此外,采用智能化監(jiān)控系統(tǒng),通過電話和互聯網網絡實現防盜、防火、報警等功能,也可實現遠程控制家電和室內采暖溫度的功能。 小木屋從去年7月建成投入使用至今,經過一年夏季空調制冷期和冬季采暖期的運行,其檢測數據表明,共發(fā)電1560KW·h,收集太陽能用于采暖的熱量為1502KW·h。夏季制冷共90天,設定制冷溫度為恒溫26℃,實際運行溫度為26℃以下,制冷耗能516KW·h,耗冷指標為6.6W/㎡·h;冬季設定采暖溫度為22℃,實際運行溫度為17℃ 24℃之間,制熱耗能為1502KW·h,耗熱指標為9.6W/㎡·h。上述能耗指標低于國家二步節(jié)能標準,并且所耗能源全部為太陽能,可以說好自在小木屋是名副其實的綠色零能耗建筑。 愛森公司董事長郝勇說,小木屋在研發(fā)過程中得到了自己母校內蒙古工業(yè)大學眾多領導和老師的大力支持,感謝母校過去對自己的培養(yǎng)和現在的幫助支持。這套被動房的研發(fā)目的,是“使農民和牧民以及城市郊區(qū)的市民,不因為能源短缺而做不成飯,冬季也不至于挨凍?!彼f,“‘好自在’是我的信念和追求,同時我也希望所有人通過環(huán)保、方便的生活,都獲得這樣的感覺。” 郝勇展望說,目前房子用的是木材,下一步要大量推廣,也可以根據人們的需求,用復合板、花色彩鋼保溫板。我們要實現工廠化生產,房子不是建筑工人建起來,而是工廠化生產出來的,到現場組裝,只要把地基打好,房子半個月就能建成?!昂米栽谛∧疚荨钡某霈F,業(yè)內人士認為其意義是多重的。首先,是在被動房發(fā)展的進程中,民間企業(yè)主動參與進來了,擴大了被動房發(fā)展的動力源。其次,小木屋的相關技術,由企業(yè)和高等院校自主研發(fā),并結合了當地的實際情況。這樣的技術,針對性和適應性強,具有良好發(fā)展前景。第三,在被動房發(fā)展整體上還在起步之時,敢于積極參與,除了魄力外,如果沒有對生態(tài)環(huán)境、對農牧民的關愛,也是很難做到的。 低能耗建筑,多樣化發(fā)展 建筑節(jié)能是一個長期的目標,也是充滿挑戰(zhàn)的目標。零能耗建筑的出現,為我們提示了又一種實現目標的途徑和技術。但正如業(yè)內人士所指出的,被動房的遍地開花結果還有許多工作要做。 專家指出,我國被動房建設面臨著許多挑戰(zhàn)和困難。一是缺乏設計經驗,我國設計人員基本上沒有人從事過被動式房屋的設計。二是一些被動式房屋必備設施在中國幾乎是空白,比如高效熱回收裝置、傳熱系數K≤0.8W/ m2·K 的外窗。三是施工質量難以保證,被動式低能耗房屋的施工必須從粗放式施工轉為精細施工。四是建筑運行管理水平有待提高,被動式房屋建成后還需要有嚴格的運行管理,才能保證整個系統(tǒng)正常運行。 這些問題的存在,意味著被動房本土化問題還沒有解決。在零能耗建筑方面,英國、德國、法國以及俄羅斯等國都有不俗的成績。借鑒國外成功的經驗,是一條可行之路。我國示范項目的開展也是依賴于其中的一些經驗。這些示范項目的成功,可以解決我們面臨的一些難題,其重點在于獲得符合我國實際的標準以及培養(yǎng)出設計和技術人才。 另有研究者指出,被動房發(fā)展的多樣化是必須重視的問題。多樣化,在很大程度上是個性化、區(qū)域化的問題,這需要從事建筑節(jié)能以及被動房建設的人們根據已有的經驗及國家有關標準,結合具體實際研究相應的技術和管理。在這方面,“好自在小木屋”進行了有益探索,做出了示范。 上一篇: “被動房”打造新居住時代
|